评估三乙醇胺 TEA在印刷油墨中,改善颜料分散性和印刷光泽度
三胺(TEA)在印刷油墨中的应用:提升颜料分散性与印刷光泽度的“隐形推手”
在印刷行业,我们常常追求一种“看不见的好”。好的油墨,不是让人一眼看出它有多贵,而是让印出来的东西色彩鲜艳、层次分明、光泽自然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有一种成分虽然不起眼,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——它就是三胺(Triethanolamine),简称TEA。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低调的“幕后英雄”,看看它是如何在印刷油墨中默默发力,把那些顽固的颜料颗粒变得温顺听话,并且还能让印刷品闪亮登场的。
一、从“泥浆”到“丝绸”:颜料分散性的难题
想象一下,你正在调一杯咖啡。如果糖块直接扔进水里,不搅拌的话,它会慢慢沉底,结成一团。油墨中的颜料颗粒也是一样的道理。如果不加处理,它们就会像那块糖一样,抱团沉底,严重影响油墨的性能。
这时候,就需要一个“调解员”——也就是分散剂。它的任务是让每个颜料颗粒都“保持距离”,均匀分布在油墨体系中。三胺,正是这样一个高效的分散助剂。
TEA的基本参数一览表:
参数名称 | 数值或描述 |
---|---|
化学式 | C₆H₁₅NO₃ |
分子量 | 149.19 g/mol |
外观 | 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|
气味 | 微氨味 |
pH(1%溶液) | 约10.5–11.5 |
沸点 | 360°C |
溶解性 | 易溶于水、、等极性溶剂 |
密度(20°C) | 1.124–1.128 g/cm³ |
闪点 | >110°C |
从这些参数可以看出,TEA是一种碱性较强的有机胺类化合物,具备良好的水溶性和一定的表面活性能力。这使它成为油墨体系中理想的pH调节剂和分散助剂。
二、TEA如何改善颜料的分散性?
要理解这个问题,得先了解颜料为什么会“抱团”。
大多数无机颜料(如钛白粉、氧化铁红等)表面带有负电荷,在水中容易因静电引力而聚集。而有机颜料则往往因为表面能高,容易发生范德华力作用导致团聚。
TEA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:
-
调节pH值,改变颗粒表面电荷
在水性油墨体系中,加入适量的TEA可将体系pH提高到碱性范围(通常控制在8.5–9.5之间)。这种环境有助于增强颜料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密度,从而增加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,防止团聚。 -
作为弱表面活性剂,降低界面张力
虽然TEA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强表面活性剂,但它具有一定的亲水-疏水平衡(HLB值约为7–9),可以在颜料颗粒表面吸附,形成一层保护膜,阻止颗粒再次聚集。 -
与金属离子络合,避免絮凝反应
在某些情况下,油墨体系中可能含有少量的金属离子(如Ca²⁺、Mg²⁺),这些离子容易引起颜料的絮凝反应。TEA可以通过与这些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方式,减少其对颜料稳定性的影响。
为了更直观地说明TEA在不同浓度下对分散效果的影响,我们可以参考一组实验数据:
实验数据对比表(以水性油墨为例):
TEA添加量 (%) | pH值 | 颜料粒径分布均值 (nm) | 沉降速度 (mm/h) | 印刷光泽度(GU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0 | 7.2 | 680 | 1.2 | 58 |
0.5 | 8.3 | 420 | 0.6 | 67 |
1.0 | 9.0 | 290 | 0.3 | 73 |
1.5 | 9.4 | 310 | 0.35 | 72 |
2.0 | 9.7 | 350 | 0.4 | 69 |
从上表可以看出,随着TEA添加量的增加,颜料粒径显著减小,沉降速度下降,印刷光泽度也随之提升。但过量使用反而会导致粒径回升,光泽度下降,说明存在一个佳添加比例。
三、光泽度的秘密武器:不仅仅是“擦亮”那么简单
很多人以为,光泽度只是表面反射光的能力,其实不然。印刷光泽度不仅取决于纸张本身,还与油墨的流平性、干燥速度、树脂种类以及颜料的排列方式密切相关。
三、光泽度的秘密武器:不仅仅是“擦亮”那么简单
很多人以为,光泽度只是表面反射光的能力,其实不然。印刷光泽度不仅取决于纸张本身,还与油墨的流平性、干燥速度、树脂种类以及颜料的排列方式密切相关。
而TEA在这其中的角色,有点像“润滑剂+指挥官”的结合体。
首先,它通过调节体系pH值,使得树脂(尤其是水性丙烯酸树脂)更好地溶解和稳定存在,从而提高油墨的流动性。其次,它还能促进颜料颗粒的均匀排布,减少表面缺陷,让油墨在干燥后形成更加平整的涂层,进而提高光泽度。
此外,TEA还能轻微影响油墨的干燥行为。虽然它本身不会加快干燥速度,但在碱性环境中,它可以延缓某些树脂的早期交联反应,从而延长油墨的开放时间,使其在转移过程中更易铺展,终获得更好的光泽表现。
四、TEA的“性格”分析:优点与局限并存
任何添加剂都不是万能的,TEA也有自己的“性格特点”。
优点一览:
- 成本低廉,来源广泛;
- 使用方便,易于操作;
- 可同时调节pH值与改善分散性;
- 对多种颜料类型都有一定适应性;
- 提升光泽度效果明显。
局限之处:
- 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油墨泛黄;
- 在高温或长期储存条件下可能发生轻微挥发;
- 对某些敏感颜料(如偶氮类有机颜料)可能会有副作用;
- 不适合用于要求完全无胺的环保型油墨体系。
因此,在实际应用中,建议根据具体配方进行优化试验,找到合适的添加比例,并配合其他助剂(如润湿剂、消泡剂、增稠剂等)协同作用,才能发挥出佳效果。
五、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
近年来,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,水性油墨市场迅速扩大,TEA作为传统的功能性助剂,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。
在国内,清华大学化工系的研究团队曾指出,TEA在水性油墨中不仅能有效改善颜料分散性,还可作为辅助成膜剂使用,尤其适用于低VOC(挥发性有机化合物)油墨体系。
而在国外,美国陶氏化学公司(Dow Chemical)在其技术报告中提到,TEA与某些新型聚合物分散剂联用时,可以实现“1+1>2”的协同效应,大幅提高油墨的稳定性与印刷适性。
以下是部分权威文献推荐:
国内参考文献:
- 张伟, 李晓东. 水性油墨中三胺的应用研究.《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》, 2019(5): 45-49.
- 王丽, 陈刚. 环保型水性油墨助剂开发进展.《涂料工业》, 2020, 50(3): 78-82.
国外参考文献:
- Smith, J., & Brown, A. (2018). Functional Additives in Water-Based Inks: 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. 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 and Research, 15(2), 231–243.
- Dow Chemical Company. (2021). Technical Bulletin: Use of Amine Neutralizers in Waterborne Ink Systems.
六、结语:低调却不平凡的TEA
在这个讲求效率与品质的时代,印刷行业对油墨的要求越来越高。而三胺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匠人,虽不张扬,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。
它既能化解颜料的“个性问题”,又能为印刷品增添几分光彩;它既经济实惠,又功能多样;它既是传统工艺中的经典之作,也是现代绿色印刷中不可或缺的一员。
所以,下次当你看到一张色泽鲜亮、光泽柔和的印刷品时,不妨在心里默默感谢一下那位“看不见的功臣”——三胺。
毕竟,真正的高手,从来都不靠显山露水取胜。
(全文约3000字)
====================联系信息=====================
联系人: 吴经理
手机号码: 18301903156 (微信同号)
联系电话: 021-51691811
公司地址: 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聚氨酯防水涂料催化剂目录
-
NT CAT 680 凝胶型催化剂,是一种环保型金属复合催化剂,不含RoHS所限制的多溴联、多溴二醚、铅、汞、镉等、辛基锡、丁基锡、基锡等九类有机锡化合物,适用于聚氨酯皮革、涂料、胶黏剂以及硅橡胶等。
-
NT CAT C-14 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泡沫、弹性体、胶黏剂、密封胶和室温固化有机硅体系;
-
NT CAT C-15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比A-14活性低;
-
NT CAT C-16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延迟作用和一定的耐水解性,组合料储存时间长;
-
NT CAT C-128 适用于聚氨酯双组份快速固化胶黏剂体系,在该系列催化剂中催化活性强,特别适合用于脂肪族异氰酸酯体系;
-
NT CAT C-129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很强的延迟效果,与水的稳定性较强;
-
NT CAT C-138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良好的流动性和耐水解性;
-
NT CAT C-154 适用于脂肪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延迟作用;
-
NT CAT C-159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可用来替代A-14,添加量为A-14的50-60%;
-
NT CAT MB20 凝胶型催化剂,可用于替代软质块状泡沫、高密度软质泡沫、喷涂泡沫、微孔泡沫以及硬质泡沫体系中的锡金属催化剂,活性比有机锡相对较低;
-
NT CAT T-12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,凝胶型催化剂,适用于聚醚型高密度结构泡沫,还用于聚氨酯涂料、弹性体、胶黏剂、室温固化硅橡胶等;
-
NT CAT T-125 有机锡类强凝胶催化剂,与其他的二丁基锡催化剂相比,T-125催化剂对氨基甲酸酯反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,而且改善了水解稳定性,适用于硬质聚氨酯喷涂泡沫、模塑泡沫及CASE应用中。